首页

偶遇丝袜女王被调教

时间:2025-05-24 22:55:20 作者:向绿而行 2025年“伊春生态日”系列活动启幕 浏览量:33359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赵晔娇)近年来,“软色情”文创产品在线上及线下“擦边”出现,以牟利为目的迎合未成年人心理需求的情况引发社会关注。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此建议称,应疏堵结合,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指出,随着文创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市场上部分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创消费品中出现了迎合低俗文化、暗含暴力倾向或“擦边”软色情等不良风气的苗头。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受访者供图

  在她看来,若不及时加以适当干预和引导,放任此类产品蔓延,将对广大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对文创产品而言,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借文创之名,行“圈钱”之实,则不能被接受。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随着“二次元”文化兴起,不少动漫、游戏逐渐拥有大量拥趸,尤其是未成年人粉丝,他们会购买其中角色的周边产品,如手办(角色模型)、贴纸、徽章、海报等。一些厂商甚至为刺激未成年人购买,将动漫游戏的周边产品做得十分暴露,姿势挑逗,具有强烈的性暗示。

  张咏梅认为,涉未成年人文创产品承担着引导青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功能,需要文创产品生产经营者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能唯市场论、唯营利论。

  她建议,要开展专项整治,市场监管、文旅、公安、网信、教育等部门应协同合作,保持“零容忍”的姿态,加强突击检查力度,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此外,加快构建与完善针对未成年人的文创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把准入审核关口,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畅通民众反馈及举报通道,并探索建立文创产品分级制度,将含有暴力、血腥、色情、粗俗语言等元素的文创产品划归至成年之后方可购买和使用的等级,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文创产品市场环境。

  “十四五”规划提出,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赋能。常言道“堵不如疏”,当下,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儿性教育方面的短板同样引发代表关注。

  “对儿童性教育要给予高度重视。性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友好环境的形成。”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表示,自己调研发现,在落实性教育政策层面,有关部门还缺乏通力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受访者 供图

  困难何在?她分析说,从幼儿园开展性教育的角度看,幼儿园提供的性教育资源缺乏,是导致幼儿教师无法更好开展幼儿园性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儿童性教育绘本十分缺乏。从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的角度看,很难找到适合亲子阅读的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儿童性教育绘本。

  陈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研发儿童性教育绘本的研发团队及跨学科合作平台的建立。同时,要通畅儿童性教育绘本出版渠道,简化出版流程,加强推广和销售,鼓励出版优秀儿童性教育绘本。(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赵乐际看望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道的新闻工作者

从虚假诉讼监督案由看,借款合同纠纷(占52.8%)、劳动合同纠纷(占10.8%)、买卖合同纠纷(占8.2%)合占七成以上,是民事虚假诉讼监督的主要办案类型。随着办案能力提升,虚假诉讼监督向其他领域拓展,如针对保险纠纷涉及的虚假诉讼案件提出监督意见60件,针对侵权责任纠纷提出153件等。

澳大利亚发布国防战略,中方如何看待?外交部回应

据国家电投经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25日,国家电投系统电厂存煤1898.6万吨,同比增加131.4万吨,平均发电可用天数42.5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期发布报告指出,当前全国电煤库存整体处于较好水平,为今年迎峰度冬提供了较好保供基础。

布林肯与阿巴斯会面不足一小时 外媒:双方未发声明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大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写入修改后的党章,凸显了全党上下对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充分肯定。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确保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守牢底线。

湖南省委书记:“治好湖南的水不容易”

具体来看,内蒙古、黑龙江、河北、上海、天津、广东、北京、云南、青海、甘肃、宁夏等11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且均处于“0时代”;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吉林、陕西、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山西、湖北、河南、广西、西藏、重庆、贵州、新疆、海南等16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五个月回落。

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

预制菜的真正流行还缘于2019年开始的三年疫情,“宅经济”不仅推动预制菜替代外出堂食,而且疫情在悄然间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和就餐习惯,预制菜由此迎来了行业的高速发展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疫情期间90%以上餐饮企业发力外卖产品,其中91.6%企业出售半成品和预包装食品。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预制菜企业7.2万家,相比2011年新增了7万余家,一跃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预制菜企业最多的国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